一般散户的亏钱路径-以我为例
但凡有人的地方,就会存在人性的弱点。无论是投资美股还是A股,交易群体都是人,所以总绕不开探讨人性对市场的影响。
笔者在投资生涯中跌跌撞撞,碰壁不少。其后我和朋友交流投资心得时发现,大家的亏钱路径竟是惊人地相似,于是笔者把这些“宝贵的经验”总结起来,希望各位读者引以为鉴,不再重滔覆撤。
第一步:害怕踏空
踏空是一种比亏损更难受的情绪状态。踏空的痛苦是一种未实现损失带来的后悔与不甘,放大了个人的失落情绪,并通过社交比较我自我怀疑等心理机制,使这种痛苦感超过了简单的亏损。
正是由于这种情绪,会促使人们交易时迫不及待地把全部资金快速买入股票,然后等待股票快速拉升。当然,如果买入是标普500指数ETF,亏损也只是暂时的,如果我们把投资的周期拉长,总体还是会盈利;但是大部分人觉得指数的收益来太慢了,又或者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,试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beat the market,他们往往会选择个股。
其实,害怕踏空选择一下子满仓并不一定导致你最终亏损。但是,放弃指数选择个股无疑为日后交学费埋下了种子。
第二步:选择性过滤
一旦我们买入了某个股票,就会不断地深挖这个股票的一些新闻和信息。但有趣的是,大部分人会对有利于该股票的信息进行放大解读,而不利于这个股票的信息会选择性忽略。
不知道你们有无发现这个现象,如果你买入A股票,你会情不自禁地在股票软件浏览与该股票相关新闻,看到是利好的新闻,我们会在这条新闻停留更多时间去解读、细细品味。这个也是很符合人性的,毕竟忠言逆耳,好听奉承的话语谁会厌多?
如果是看到的是对A股票不利空的消息,我们大部分人会选择过滤掉,这与掩耳盗铃、讳疾忌医没有太大区别。
我记得刚开始投资美股,一些股票并非知名公司,新闻信息甚少,有且仅有的2-3条都是英文新闻,看标题是该股票的利好新闻,我甚至不遗余力地查字典把新闻弄懂。假设,如果是不好的新闻,我想,我会看个大概就罢了。
第三步:自我怀疑
当我们选择性过滤掉一些不利信息时,看到的都是分析师唱多的研究报告,以及对其有利的财经新闻,无论这个股票是自己选择还是道听途说的,内心都充满信心,然而,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了。
自从买入该股票后,虽然面对众多分析师力捧,然而股价却不尽人意。很长一段时间,watch list其他股票涨它不涨也就算了,最后连指数都跑输,令我陷入极度焦虑我自我怀疑之中。
这个时候,我会很焦急地找出问题的所在。从而不断地翻看这个股票的一些数据和资料,经过我认真地对比,发现该股票财务表现的确不太亮眼,分析师所描绘的美好愿景也不曾实现,利空新闻越来越多,是之前自己选择性忽视了它们的存在。
现在我在犹豫,要不要把这个股票抛售。
第四步:最后防线的奔溃
现实给了我几个耳光,一下子把我带回到清醒。经过自己冷静分析,发现之前股票并没有想象中的好,而且过了一段时间的认知进化,甚至觉得这个股票所处行业根本没有前景,但是,目前这个股票令我亏损快接近20%,令我持之可悲,弃之可惜。
于是我抱有一种侥幸的心理,希望市场能为我的过错买单,心里许诺:如果股价反弹,让我的亏损比例回到10%我就清仓了,决不贪恋。
然而,事实是很残酷的,眼看股票的软件显示的浮亏比例从20%,变成22%,25%,27%,不断地刷新我对痛苦的忍耐度,最后当浮亏比例去到了30%时,终于压垮了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,这时我做了一件大部分散户都做过的事:割肉!
第五步:间接性失忆
当割肉过后,我感觉如释负重,但是心里是十分难受的。割肉过后一段时间,发现之前的股票A竟一步一步地回到之前买入的位置,甚至开始超过之前的成本价,于是心生懊恼,埋冤自己为何不再多坚持一段时间,埋冤自己为什么不会再下跌时补仓来摊低成本。
通过这件事,我认为自己的选股是没错的,错是错在自己的心理不过关,无法忍受亏损带来的痛苦,于是我间接性失忆,忘记了之前自己经历过的失误和焦虑,继而踏上另一条“亏损之路”,从而陷入恶性循环。
结语
每个人都希望投资是赚钱的,但也不能忽视投资亏损失比例很高的现实。其实亏损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反思,不总结,不断陷入:自我膨胀-自我怀疑-自我忘记的恶性循环当中。以上,是笔者以及一些朋友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,希望对你们有一点启示作用。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美股和投资相关,可以关注公众号并把公众号设为星标,这样你就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资讯,觉得文章不错也欢迎转发和点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