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国内很多证券营业部的前台电话经常忙音,不少用户因为太久没有交易忘记了自己的账户而打电话咨询;各大证券公司的交易软件和开户软件下载量也在近日攀升;2024年的9月27日,上海交易所因为服务器故障从而导致间歇性交易失灵,这情景,感到很熟悉,令我思绪一下子回到2015年。
股民热情高涨背后,是近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,上证指数收获了3根长长的大阳线,信仰就此改变。至于具体的政策,大家可以翻看新闻,我就不再赘述,我这里我想谈谈A股的投资逻辑和这次暴涨后我的个人看法。
股价上涨的逻辑
在我们投资股票之前,我们一定要理解股票为什么上涨和下跌。有人会说会买的人多了股价就会涨,卖的人多了股价就会下跌。的确,根据供需理论,当买方力量占优时,股价会上涨📈,当卖方力量占优时,股价就会下跌📉,例如政策和消息的释放,会对投资者预期产生影响,从而影响他们的交易行为。
但是,股票估值受两个决定性因素影响,分别是资金端和资产端
资金端。股票估值收货币供应量影响。这个货币供应量是指M2广义货币供应量,当市场上的资金多了,股票估值就会提升。用个最简单的比如,资金就好像池子里的水,而股票就好像水里的漂浮物体,当不断往池子里放水时,漂浮物就越来越高。2015年就是这个最好印证,当时央行开启降息后,市场的资金的越来越多,再到后边场外配资,所以造就了一次“资金型牛市”。
资产端。股价会受股票的价值影响。根据价值投资理论认为,股价是不断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,时而高于价值,时而低于价值,但总体股价和价值是同一趋势,只有当上市公司能盈利能不断改善时,股票的价值中枢才能向上移动。美联储自2022年起开启加息周期,流动性收缩,但几家大型科技巨头的业绩能符合分析师预期,从而推动指数不断上涨。
虽然,资金端和资产端都会提升股票资产的价格;但是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。通过放水引发的牛市是脆弱的,经受不起市场考验的,只有在业绩改善的背景下,股票的价格才能稳住阵脚。
A股的投资逻辑
笔者父亲是一名90年代的老股民,自我懂事起就问过他一句说话:究竟是什么能决定这些股票的涨跌?
父亲跟我说:是政策,当zhengfu想它涨的时候它就能涨。
当时还不能理解他说的这句话的含义,但也能从他的说话当中能体现出一种A股股民无奈。A股素以政策市着称,在它的运行逻辑里,也很难以经济学常识去理解,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的,但是认真一下,A股确是跟经济基本面相关性也不是太高。
A股在每个特定时期所承载的任务也是不同的。对于懂点中国证券历史的人都知道,A股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当时国企运营困境,帮助国企度过难关,并非《大时代》里所说的“股市精义,那让集资,搜资有其地,人皆有赚”。后来不仅国企这样玩,连民企也是上市后不在专注经营生产,而是想方设法集资,套现,抽干企业资产。正是由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相关监管政策不完善,好多人把A股比喻为赌场,但是根据历史经验来看,投资A股胜率远比去赌场要低。
因此,有政策扶持,有增量资金不断流入,即使是鸡犬也能升天。在理解A股的投资逻辑后,才能调整自己的策略和心情去适应它的生态。
A股、中概暴涨后我的看法
虽然美股也会受其国内的政策影响,但是总体来说,这个成熟的资本市场的上涨逻辑更多是源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,它跟大A的上涨逻辑是不同的。在美股,我们更多关注企业商业模式和未来市场空间,在大A,我们经常关注什么时候能掉了一个重大利好政策大礼包。
目前来看,大A短期的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都是偏乐观的,有可能会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轮番上攻。但是这些上涨都是基于情绪面的,至于往后如何演绎还有看市场的增量资金流入情况。然而,就如前文我说过,只有有业绩支撑的牛市才能经受得住考验,而资金型的牛市是属于那种“虚胖”,站不住脚跟的。我们希望看到的,是中国的企业能在后续的政策推出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当中收益,业绩改善,从而提高价值中枢。
当理解大A的上涨逻辑后,相信你已经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去看待本轮暴涨。可能往后日子大A的表现会优于美股,对于前期弃A炒美的读者来说会出现两边挨揍的情况,但是我建议大家先想下自己当时选择投资市场的初心是什么?这里我曾经写过一篇我的投资觉醒的文章《谈谈我为何放弃A股,转投漂亮国的股票》,未看过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下。
只有当你的投资哲学能与投资市场融合时,才能结出财富的硕果。笔者有一个对银行股情有独钟的朋友,虽然这几年大A表现很差,但他的坚守和信仰让他获得不菲的收益,可能他用这套理念搬到美股就不一定能走到通。
结语:
即使短期大A很强势,但是对于我来说是不会做任何布局,对于中概更不会追高买进去,好的公司太多了,没必要因为一时波动而起了贪念。就像之前投资的前辈跟我经常说的一句话,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,即使这次赚到钱了,最终也会凭实力亏回去。
以上内容为个人心得分享,并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